首页

优美之家SM

时间:2025-05-29 19:01:46 作者:东盟-中国-海合会峰会首次举行 发挥1+1+1大于3效应 浏览量:85849

  中新社北京5月28日电 (记者 谢雁冰)东盟-中国-海合会峰会27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。三方首次正式“同框”,备受外界关注。

  会议以“共创机遇 共享繁荣”为主题。在国际形势变乱交织、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,建立起三方峰会这样的交流平台和合作机制,堪称地区经济合作的一大创举。

  在受访专家看来,东盟-中国-海合会峰会举行,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全新阶段,有利于促进跨区域互利合作,发挥1+1+1大于3的整体效应,为亚洲乃至世界发展繁荣注入动力。

 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东盟-中国-海合会峰会上说,如果我们翻开世界地图,比划一下中国、东盟、海合会国家的位置,可以发现正好构成一个大三角。大家都知道,三角形最具稳定性,我们三方通过更为紧密的联接和合作,能够形成资源、制造、市场的有机聚合,造就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圈和增长极。

  中国、东盟、海合会国家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,从古老的丝绸之路到如今的“一带一路”,三方的交流合作穿越千年。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表示,历史上的友好交往与近年来的密切合作,为三方峰会的召开奠定了良好互信基础。

  中国、东盟、海合会国家的总人口、经济总量均占全球约四分之一。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理事会秘书长、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王广大表示,东盟、中国和海合会是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实体,从经济规模上便可以看出,三方合作势必释放更多潜力。三方经济的多样性和互补性强,跨部门贸易、投资和经济合作前景广阔。

  在外界看来,中国的技术和市场、东南亚的人力资源成本、中东地区的资本优势,将使三方合作比双边合作更易产生规模效应。

  《东盟-中国-海合会峰会联合声明》27日公布,对外发出三方团结合作的声音,其中明确规划了未来合作方向。经济一体化、互联互通、能源安全、数字化转型与创新、粮食和农业、人文交流等多领域合作都被提到。

  联合声明指出,三方重申提升经济韧性和环境可持续性的决心,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加开放、包容、平衡。在经济一体化方面,三方表示,加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,促进可持续贸易,在数字和绿色经济技术等新兴和未来产业创造新的经济机遇。

  受访专家认为,这反映出面对“脱钩断链”和“筑墙设垒”增多,三方都更加认识到拓展多元化经贸合作、降低对单一市场依赖的重要性,这是三方间开展更多合作的内生动力。

  王广大注意到联合声明指出,“探索本币和跨境支付合作”。“更深入地推动跨境交易本币结算,为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提供了有力支撑。”他说。

  “这些务实合作举措让各国在共建大市场中实现更加丰厚的利益共享,将增强各国产业效能和持续发展动能。”许利平说。

  在外界看来,这场地理上横跨东亚、东南亚和西亚的三方峰会,也是全球南方发展趋势的缩影。

  王广大强调,东盟和海合会国家都是亚洲新兴经济体和全球南方重要成员,三方峰会向世界传递出清晰信号,即全球南方国家不是国际秩序的被动接受者,而是积极建设者。

  许利平表示,三方峰会是对现有合作机制的一项补充,机制性合作平台的搭建将有效消除信息差、降低沟通成本,更有利于未来三方在战略对接、务实合作等方面形成“共振”,并在共同关心的国际议题上集体发声。

  “此次三方峰会是新型全球跨区域合作的一次有益探索,对于全球南方如何团结合作、共谋发展具有重要示范性意义。”王广大说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出台《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管理办法》

北京8月16日电  综合消息: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当地时间15日称,将与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官员一同前往加沙地带。正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加沙停火谈判将延长至16日。

外媒称爱尔兰或出现“最年轻”总理

香港培侨中学于1946年创办,最初主要招收东南亚的华侨子弟,期望通过教育让他们了解中国国情和发展前景,从而成为新中国建设的支持力量。1949年以后,学生虽渐以本地生和侨乡学生为主,但仍沿用“培侨”之名。

以色列军方:打死一名黎巴嫩真主党指挥官

阿拜·库南巴耶夫是哈萨克斯坦伟大的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教育家和诗人。他以纯洁精炼的语言和现实主义手法创作了大量的诗歌、散文、长诗和哲学作品,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予以纪念。

五年以来,中意巴士已成为杭州“爱情之都”的象征,成为越来越多市民游客热衷的打卡地标。作为“爱情巴士”,中意巴士也成了不少市民游客共度浪漫七夕的选择。据悉,2023年七夕,乘坐中意巴士的乘客数量达到8500多人次。

长江边上“长江村”

叶选平同志旗帜鲜明讲政治,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。叶选平同志青少年时期,受家庭影响,阅读进步书刊,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宣传活动,1941年奔赴延安投身革命,194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此后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,无论经历怎样的艰难险阻和风雨考验,他都初心不改、矢志不渝。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,他虽遭受迫害,但丝毫没有动摇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,始终坚持真理、顾全大局,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气节。在广东工作期间,他曾说,“凡是中央提倡干的,一定要干好;凡是中央规定不能干的,肯定不干”。他表示,“实践表明,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,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,是我们各项事业的源泉”。在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中,他旗帜鲜明、立场坚定,坚持四项基本原则,坚决贯彻党中央的重大决策和中共广东省委的部署,积极维护广东的政治和社会稳定,强调要“按照中央的要求去做,正确认识形势,分清是非界限和政策界限,做到不利于大局稳定的话不说,不利于大局稳定的事不做”。在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、党组副书记期间,他坚定不移坚持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,反复强调“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。这是我们做好政协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”,推动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政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。退出领导岗位后,他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、全党的核心地位,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